首页

优美币踩踏

时间:2025-05-29 22:45:14 作者: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开幕 浏览量:60423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徐婧 陈杭)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简称“2025京杭对话”)29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活动现场,“中国大运河IP大家庭全球传播活动”启动。

  近年来,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显著,沿线城市通过创新方式不断擦亮运河文化名片。开幕式上,海内外学者嘉宾围绕艺术创作、历史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等分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5月29日,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中华民族有两个最骄傲的艺术作品,一个是长城,一个是大运河。”艺术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自小长在大运河流经的山东,对运河感情颇深。他表示,中国大运河的故事需要更多人讲述,“虽然我的作品走向了世界,但我不忘祖国、不忘传统文化、不忘大运河两岸给我带来的营养。”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外籍专家拉斐尔·泽尔贝托称,巴西与中国在运河文化遗产领域存在契合点。在中国广受欢迎的“卡皮巴拉”水豚原生于南美,巴西与中国可借此深化交流;巴西传统造船技艺面临失传风险,可与中国一样推广运河传统游船旅游项目,保护传统造船技艺。

  “在当代,人们需要联动中外运河城市,以多元形式讲述运河故事。”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提出,如今讲述大运河的故事,要丰富表现形式,用形象、色彩、语言和影视,共同组成大运河传播绚丽多彩的光谱。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自2019年创办以来,推动了北京、浙江和杭州等运河沿线省市的交流交往。2025京杭对话以“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等主办。活动还发布了“京杭对话”大运河吉祥物IP、“京杭对话”大运河潮玩IP和《中国大运河文博图鉴》等创新成果,助推中国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苏州市召开发展推进大会谋篇低空经济

泉州10月1日电 (记者 孙虹)作为“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展示窗口,“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主标识10月1日在福建泉州府文庙广场正式揭彩。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平接受审查调查

解说】近日,青岛港董家口原油商业储备库(三期)建成投产。至此,董家口港区原油商业储备库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共计52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及配套设施全部建成投产,中国沿海港口单体容量最大的油品库区全部由工程建设转入生产运营阶段。据了解,中国首台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在青岛全面建成完工,投用后将大幅提升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中国代表80国作共同发言 就人工智能促进儿童权利提三点主张

“航线的恢复对境外游的刺激效果显著。”三亚市旅游发展局局长叶家麟说。境外旅游市场回暖,三亚的旅游从业者也瞄准时机,调整经营策略。

数字时代,如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白马湖实验室人力资源部部长郭妍介绍,方案迭代有40多版,最终在科研人员比较关心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学生培养、项目立项等方面都给到了最大体制机制保障和政策松绑。

稻浪翻滚农机忙 秦巴山村迎丰收

六十余年来,6063/4次公益性慢火车几经车次变换,票价仍为4元,并始终运行在这条钢铁蜀道上,搭起了当地百姓连通外界的桥梁。担当值乘工作的西安客运段在这趟列车上打造“通学车厢”,改善车厢软硬件设施,筹集300余册图书,定期组织开展读书活动,让列车化身移动的图书馆、自习室,惠及沿途学生3000多名;在列车上打造“惠农车厢”,沿途民众可以在车上买卖鸡鸭鹅、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增加家庭收入,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